时间:2022-10-10 15:52:26 | 浏览:7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神木实现了从国家级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的跨越,从昔日物资短缺的地区变为消费快速升级的地区,从“县”迈向县级“市”,群众生活一步步走上全面小康……这70年,神木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工业城镇化建设,有序加快服务业发展,全市上下同舟共济,奋发图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近6.3万倍
70年来,神木市经济总量呈逐步上升发展趋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资源成长型城市中处于前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现代化生产线,让神木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据统计,神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的3474万元,增加到2018年1298.03亿元,增长了近3736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1949年的14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87.6亿元,增长了近6.3万倍。农民人均收入从1985年的260元,到2018年,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4275元、14586元。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90年的0.7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9.87亿元,增长了近27.6倍。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990年的1.1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934.21亿元,增长了近849倍,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90年0.6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43.95亿元,增长了近498倍。
三次产业占比由1990年的28.62:43.74:27.64调整为2018年的1.53:71.97:26.50。三次产业发展逐渐趋于均衡,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交通运输“外达内联”
1947年,国民政府修筑西包公路,神木境内27.12公里,路况差不能通车,这段公路成为神木第一条公路;到七十年代末,神木境内有干线公路3条:西包公路26.4公里、榆府公路98.3公里、府新公路68.2公里,且均为土石路面,坡陡路弯,仅能通往内蒙和榆林;县乡公路共393公里,等级低,无法通车。
神木新建的滨河西路,如今的神木交通外联内达
从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神府煤田大开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更是日新月异。
2018年底,神木市公路总里程达3675.2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7公里,一级公路268.25公里,二级公路374.03公里,三级公路695.57公里,四级公路2127.807公里;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达100%,公路密度48公里/百平方公里;并创建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神木市境内建成包西铁路、包神铁路、神延铁路、神朔铁路、准神铁路、红柠铁路等6条干支线铁路和23条铁路专用线,形成“四纵二横”的干线铁路网,境内干、支线铁路通车里程达298.32公里,占榆林市干支线总里程30.44%,铁路网面积密度为3.86公里/百平方公里。
同时,航空运输也迎来零的突破,神木市通用机场正在建设中。
行政村村村都有通村公路
从不通公路,农民出门靠双腿、牲畜,到如今航空、铁路出行方便,连通全国各地,市民出行方式选择性更多,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日益高效,建制村全部通了班车。目前该市有公交运营车辆130台,运营线路12条,总线路长达174余公里,年客运量达3782.46万人次;公共自行车90个站点,2500辆自行车,3588个锁车桩,全年使用722.16万次;出租车677辆,全年客运量1549.3万人次;境内共有4家客运企业,205台客车,营运线路94条(其中省际34条、市际34条、县际30条、县内20条),全年客运量337.7276万人次。
建成区面积扩大45平方公里
神木市是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1978年以前,神木县城建成区面积仅为8.89平方公里,城区总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万人。到2018年,神木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3.9平方公里,比1978年扩大了45.01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9平方公里,市区居住人口21.8万人,城镇化率达72.4%。
70年来,神木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更多的休闲绿地场所的建成,让神木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居住条件越来越优越。
诸多广场的建成,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目前,神木已建成和谐广场、人民广场、东兴广场、精煤路广场、迎宾广场、杨家将文化广场、杏花滩公园和大兴游乐园等12个公共活动场所,面积达142万平方米;建成长18公里的集城市防洪、道路、绿化、景观于一体的窟野河带状公园。建成区绿地面积1053.2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1151.68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259.42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6.32%,绿化覆盖率达39.71%,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5%,道路绿化达标率达8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平方米。城区集中供热入网面积达1027平方米,道路、广场、游园照明装置率达99%,一座美丽宜居的新城正在崛起。
精准扶贫,传统手工编织手艺成了村民致富好路子
农民人均收入增长55倍
7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从1985年的260元,增加到2018年的1458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34275元,居民收入的增长,促进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城乡居民消费构成向营养化、休闲娱乐化发展,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等支出所占比重明显上升。今年,神木市入围“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名单。
神木市医院
此外,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建国初期,神木只有一所卫生院,有中、西医生4名,护理及药剂人员4名,设备简陋,只开门诊,未分科室。如今,该市有各类注册医疗卫生机构445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3所,民营医院21所,镇(街)卫生院21所,村卫生室267个,诊所及其它医疗卫生机构112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850人,住院床位3169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5人、床位6张。2018年,新农合参保居民人数为385975人,参保率为99.52%。市个人缴纳90元/人。2018年,该市城乡居民累计报销650317人次,累计报销资金为3.7亿元。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由解放前的7所小学、1所初级中学发展到覆盖各学段、各学科的181所学校,增加学位近12万个,神木目前有职业技术学院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高中3所、初级中学8所、九年制学校12所、小学27所、公办幼儿园41所、民办幼儿园87所。通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力实施“教育优先、学有优教”战略,积极推进各类教育。
现代农业园大棚里培育的佛手,实现南果北种
此外,在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以来,神木市曾有贫困村2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635户20584人,到2018年底,贫困村全部出列,目前剩余在册贫困人口2269户3332人。在产业、就业、企业“造血式”帮扶下,贫困群众有了自己的产业,增强了自身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为老百姓打开了致富大门,迈向康庄大道。
最新规划来了!你熟悉的白云机场要“上新”!白云机场T1将实现“大变身”计划整楼翻新白云机场1号航站楼(简称T1)计划“大变身”,在6-8年内完成整楼翻新改造,现正进行创意征集招标。T1、T2“合体”5条指廊打通连成国际区近期规划目标年为20
小叶紫檀,学名“檀香紫檀”。只有小叶紫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紫檀,其他所谓的“檀”,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紫檀,我国明清家具所用的紫檀木就是檀香紫檀。目前市场上有些木材,挂了紫檀的名造成了市场混乱,这次就给大家好好理一理那些容易混淆的真假“紫檀”。
中新网成都6月4日电 (记者 王鹏)近日,“成都女孩近视1500度与过量摄入甜食有关”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近视为何与过量摄入甜食有关?四川省医学会眼科专委会青年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邓铂林4日告诉记者,过量摄入甜食会影响人体对钙的
1.眼睛会越变越小近视眼的人不带眼镜只可以看清近处的东西,看远处的就很模糊,需要眯着眼睛才能看清,长时间的眯眼会让眼睛变小,眼睛小就会显得整个人没有精神,明明不戴眼镜是为了让自己变美却没想到会适得其反,所以近视后要及时佩戴眼镜,只要度数准确
现在我国近视的特点是近视发生低龄化、高度近视比例高的趋势明显[2]。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青少年视力调查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观看电子屏幕时间增长、户外运动
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必须是高颜值脸蛋的标配,然而,有些近视的朋友发现,随着自己戴眼镜的时间越来越长,眼睛逐渐地有些变凸变形,原本炯炯眼神的眼睛变得无精打采,显得极不协调。同时,眼睛变凸变形是在戴眼镜之后发生的,大家也就自然而然地把眼睛变凸变
绝大多数近视的人一至两年会换一次眼镜,可是眼镜无意中损坏或者近视度数增加,都需要重新配戴眼镜。配镜的时候,配镜人员会向近视的朋友推荐,是否需要加防蓝光或者配变色眼镜?很多近视的人对于近视镜是否需要加防蓝光功能或者配变色眼镜有很多疑问,变色眼
近视眼镜这东西,想毕有近视的值友应该都大概知道--暴利行业。随便进一家眼镜实体店,完全叫不出名字的镜架、镜片就是好几大百。如果你想叫得出名字,那基本得上千。话说,近视眼镜也“基本”属于消耗品,如果眼睛保护的不好,估计两三年就得换一副,因为度
暑假到了,家长们最担心的莫过于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视力产生较大负担,不少家长朋友一方面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同时对于孩子暑期近视防控、好的用眼习惯的养成也不是很了解,内心颇为焦虑。假期确实是青少年近视高发期,稍不注意近视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中老年人群中,视力低下(即难以辨别一定距离内的字母或数字)与抑郁症有关。经过多次调整,对英国生物库研究中超过11.4万名参与者的数据分析显示,视力障碍与患抑郁症的风险高出19%有关。此外,成像结果显示,在视力不佳的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