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17:35:55 | 浏览:354
来源:中国日报网
紧盯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目标,塞上榆林已是“绿肥黄瘦”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榆林始终紧盯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目标,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市域国土向绿色迈进,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根本性转变。
榆林美,最美在秋季。当下,长城内外碧波万顷、绿屏相连,黄河两岸鲜果满园、丰收在望……流连其间,人们无时无刻不体验着榆林绿色版图的魅力。
近年来,榆林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铆定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按照“点上创新、线上突破、面上提升”思路,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工程,塞上大地处处皆是“绿肥黄瘦”、山川秀美、群众致富的好风景。
新希望——飞播乔木种子扎根8万亩黄土地
空山新雨,润泽万物。9月6日,榆林市横山区党岔镇杨口则村的村民们欣喜地发现,山峁之间的黄土地上长出了一颗颗嫩绿的新芽。“长出来了,飞播的种子长出来了。”村民们高兴地说。
这是今年6月榆林启动黄土丘陵沟壑区、黄河流域飞播造林后长出的第一批林苗。随着后期雨水增多,8万亩林木种子将扎根黄土地,萌发出新的绿色希望。
飞播造林一直是榆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继2014年最后一次沙区飞播造林结束后,时隔7年重启飞播造林,榆林将本次治理的目标瞄准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河流域(涉及6个县区),截至目前已累计播撒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的侧柏、油松和柠条等各类林木种子4.3万公斤。
“黄土丘陵沟壑地区、黄河流域地形多样,人工播种造林难度较大。榆林抢抓相关区域进入暖湿期、降水量增加的机遇期,启动飞播造林工程,必将推动黄河流域县区和白于山区由浅绿向深绿转变。”陕西省飞播站技术指导专家、林业高级工程师张明表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70多年来,榆林牢牢扭住治沙造林不放松,班子换、事不变,一届一届往下传,一茬接着一茬干,全市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半固定,让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使陕西成为全国首个完全“拴牢”流沙的省份,创造出属于中国乃至世界的绿色奇迹。
“榆林绿化国土的脚步一刻都不会停下。2022年,我们计划将飞播造林在全市大面积推广,为黄河沿岸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供更强大助力。”榆林市林草局副局长张培谦说。
新成效——“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增绿79万亩
9月6日,站在榆林市榆阳区芹河镇纪小滩村的沙坡头上,放眼眺望,目之所及皆是翠绿挺拔的樟子松树苗,令人心旷神怡。
这些树苗,都是陕西银河煤业开发有限公司于今年春季栽植的,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绿化面积超过1万亩。经过精心管护,树苗长势良好,现已开始发挥生态防护林带的作用。“公司将‘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作为年度考核指标,奖优罚劣,力度很大。”陕西银河煤业开发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边志春告诉记者,该公司将植树造林与产能产量、安全管控等重点工作同等对待,并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造林项目实施。
企业积极投身生态建设,在榆林已蔚然成风。2020年,榆林启动“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中心城区当年新增绿地1365亩,40家企业投资4.317亿元造林11万亩,谱写了榆林植树造林的新篇章。为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走向深入,2021年,“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实施范围又由榆林城区扩大到全市范围,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及种草面积68.21万亩,绿化“三项行动”投入15亿余元,居历年最高;全市143家企业筹集资金10.66亿元积极参与,共计造林超50万亩,一座座城市也由此实现了从“填绿镶边”向“扩绿增厚”的可喜转变。
据榆林市林草局副局长王立荣介绍,近两年来,榆林中心城区以绕城快速干道为框架,已迅速构建起了50万亩的城市外围生态屏障;各县市区县城、重要乡镇、重点村庄纷纷开展绿化美化,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建起绿色防护林带,榆林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正在由浅绿向深绿迈进。
新生活——全市林业草原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春季赏杏花,夏季避暑忙,秋季果儿香,冬季松柏翠,一年四季,游人如织……这就是榆阳区赵家峁村将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景象。
“要致富先种树”,一直就是赵家峁人的共识。早在20世纪末,赵家峁村就率先在榆阳区实施退耕还林2567亩,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2015年,赵家峁村积极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胆探索和实践中省关于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将所有退耕还林地纳入合作社管理。随着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工作的稳步实施,山青水绿的高原美景已在赵家峁“喷薄而出”。
近年来,赵家峁村又依托生态建设的独特优势,着力打造“杏花溪谷·峁上人家”“老家记忆·难忘乡愁”等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建成集杏树文化观光区、森林穿越等旅游项目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实现了“林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林果品变商品”的全方位转变,旅游年收入突破1000万元。
赵家峁村的实践探索,只是榆林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榆林深挖“生态潜力”,“中国红枣之乡”佳县扎实推进沿黄老枣园综合改造,推动枣产业提质增产,延长产业链条,让“老树发新芽”,红枣成为助力群众致富的“钱串串”。山地苹果、花椒、红树莓、核桃、文冠果等特色林业产业在各县市区持续壮大,全市林业草原总产值达到102亿元,全市乡村振兴步伐全面加速。
其间,榆林各级各有关部门还聚力打造了榆林林业展览馆、石光银造林治沙展览馆、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展览馆、榆溪河生态长廊、靖边县五台森林公园等一大批林业展览馆和生态公园,在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更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从“沙进人退”到“绿肥黄瘦”,榆林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而今,榆林广大干部群众正始终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向着“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空气更清新”的美好愿景阔步前行。
一、1938年12月5日毛泽东派绥德警备区司令员陈奇涵携带致邓宝珊将军亲笔书信到榆林12月毛泽东派绥德警备区司令员陈奇涵携带致邓宝珊将军亲笔书信到榆林,商谈抗日事宜。二、1943年12月5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代
人民网-陕西频道榆林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临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邹星 摄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首次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在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让黄河
今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连日来,榆林市榆阳区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围绕“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主题,灵活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发出倡议书、开设线上宣传专
撰 稿:宋彦成编 辑:唐执简作为陕西省第二大市,榆林的转型升级历来为外界所关注,尤其是以能源经济为主导的北六县(市),对于榆林经济总量的贡献居功至伟。不过,“双碳”“双控”背景下,在榆林各区县中,经济总量仅次于神木市的榆阳区,压力传导,“阵
榆林,古称“上郡”,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地,康熙皇帝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1],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实属罕见,这也是榆林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
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公告〔2021〕9号榆林市横山区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决定:榆林市横山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于2021年8月26日在横山城区召开,会议建议议程为:选举区人民政府区长。现予公告。 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2
1月7日上午,榆林市横山区一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任命贺建湘、付振为横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贺建湘从横山区政府网站显示信息来看,贺建湘是横山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1969年12月出生的贺建湘,是清涧县人,1990年7月参加
神木市公安局关于征集刘诚、刘鹏、吴文泰等人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近期,神木市公安局在办理的刘诚、刘鹏、吴文泰等人诈骗案过程中查明,犯罪嫌疑人刘诚、刘鹏、吴文泰等人在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谎称自己有能力安排他人到神木市小保当煤矿工作
9月27日,榆林府谷县小帅(化名)报警称:他接到自称“京东金融”工作人员电话,对方表示,银监会利率调整,京东白条需要调整年利率,需要把贷款额度清空,重新使用,利率就会降低。因小帅没有调整,所以是贷款高危人群,目前他们与银监局合作,帮贷款高危